您的位置: 绵阳资讯网主页 > 资讯 > 正文 >

川农大“云木童行”携“桃蹊”:“生态+五育”启儿童假期新成长

发布时间:2025-08-29 15:22:09   来源:互联网   阅读:-

作者:杜钰惠

为积极响应团中央“七彩假期”志愿服务号召,聚焦青少年思想引领、快乐学习与生态素养培育核心需求,2025年7月7日至18日,四川农业大学“云木童行”科普团联合“桃蹊”团队,依托学校优势生物学科资源,精心构建“生命科学认知·生态情感联结·实践能力提升”三维成长体系。今年假期,团队面向6-12岁儿童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五育融合实践活动,以生物学视角为乡土生态教育注入新动能,为孩子们打造了融合德智体美劳的“生态+”实践平台,让这个假期因“生态”而多彩,因“成长”而闪耀。

德育:作业辅导中涵养品格力量

作业辅导成为德育渗透的重要窗口。志愿者在辅导时,不仅解答知识难题,更注重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。面对复杂题目时,鼓励他们耐心拆解,培养“不急躁 不放弃”的毅力;遇到错题时,引导主动反思,树立“知错能改”的态度;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作业时,强调分工协作,体会“互助共赢”的意义。此外,引导孩子思考个人与社会、自然的关系,让责任感在思考中萌芽。

image.png

图1 团队成员为孩子们答疑解惑

智育:从PPT到纸飞机,解锁鸟类科学密码

志愿者借助精心制作的PPT,系统讲解鸟类知识。从“羽毛的秘密”到“不同鸟类的喙形与食性”,都用高清图片以及短视频的形式直观展示了出来。为了让孩子们理解鸟类飞行的科学原理,活动设计了“纸飞机与鸟翅膀”对比试验。通过日常玩具与生物结构类比,孩子们轻松理解了“形态与功能相适应”的生态学核心概念。PPT最后聚焦“鸟类的生态角色”,让孩子们明白: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,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。科学认知与生态意识同步萌芽。

image.png

图2 鸟类科普小课堂

体育:奔跑传材料,协作筑生态

“云木童行”与桃蹊团队的模型课堂,巧妙地将体育活力注入创意搭建。在制作鸟类迁徙路线或生态场景模型时,团队精心设计了“模型接力传递”、“最快搭建挑战”等趣味竞赛。孩子们分组通过接力奔跑,冲刺取物、快速折返,在往返中锻炼爆发力与协调性,提升心肺功能。集齐材料后,小组协作搭建模型。搭建中,弯腰摆放、互相配合,既锻炼了肢体力量,又在分工沟通中增强团队默契。运动与生态认知在此融合,孩子们在奔跑中感受活力,在协作中理解鸟类生存与环境的关联,让体育锻炼更富意义。

image.png

图3 有趣的模型制作

美育:剪刀裁万物,粘土塑生机

志愿者先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自然元素——叶片的脉络、花朵的层次、小鸟的羽毛纹理、昆虫的形态。随后,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创作:用彩纸和粘土塑造出形态各异的树叶、绽放的花朵,或展翅的小鸟……这场创作让孩子们在剪纸的利落与粘土的细腻中,体会自然形态的多样与和谐,既提升了审美感知,又让“热爱自然”的情感在艺术表达中悄然扎根。

image.png

图4 手工制作

劳育:田间地头的“实践课堂”

在野外实践环节,孩子们化身“小小生态研究员”,跟着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与山林溪畔。而在新品种西瓜采摘活动中,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:在志愿者的讲解下,他们了解到川农大培育的抗病、优质西瓜品种如何适应本地土壤与气候,随后戴上小手套,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,寻找隐藏在绿叶间的“瓜中珍品”。当亲手摘下的西瓜被切开,清甜的汁水与孩子们的笑声一同迸发,劳动的甜蜜滋味直抵心间。从野外劳作到田间采摘,劳育在此刻不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与自然认知、生态情感深度绑定的生动体验。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强健体魄,在分工协作中学会互助,在见证果实成长与收获中懂得珍惜,更在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中,埋下尊重劳动、热爱生活的种子。

image.png

图5 充满甜蜜的劳育活动

此次“云木童行”与“桃蹊”的“生态+五育”假期活动,以自然为课堂,让孩子们在科普中启智、实践中修德、运动中健体、创作中审美、劳作中成长。这段旅程不仅点亮了七彩假期,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自然、全面发展的种子,为成长注入持久力量。


推荐阅读:

(正文已结束)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

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 - XML地图 - 网站地图TXT - 版权声明
Copyright.2002-2025  绵阳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